
陳海兵在生產車間了解生產情況。(記者 陳旭東 攝)
湘潭在線11月3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翁靈娜 李容容)情懷是什么?有人說,是夢想和責任。也有人說,是詩和遠方。每個人心中的情懷不一樣,在金杯電工電磁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杯電工電磁線”)董事長陳海兵心中,情懷意味著對技術和品質的追求。
金杯電工經營實體創業20年,從注冊資本300萬元的小工廠,發展到現在年營業收入80億元的大企業;金杯電工電磁線(子公司)從不知名的單一產品生產提供商,發展到目前國內前三強的高端電磁線服務商。作為這家企業19年的合伙人,這期間,陳海兵把堅守情懷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專注于電磁線領域 爭奪金杯
高分子材料學科出生的陳海兵,大學畢業后一直在電磁線領域從事技術研究與經營管理。2000年,受金杯電工邀請,陳海兵正式放棄上海的工作,來到湖南,擔任金杯電工副總經理兼金杯電工電磁線總經理。“爭奪金杯”這一目標從此深深刻進了他的心里。
創始階段,金杯電工主要聚焦于輸變電行業、電機行業,產品相對傳統。陳海兵注重加強技術研發投入,親自擔任多個項目的負責人,不斷提升企業的生產智能化程度。2009年起,他擔任國家標準繞線組分標委專家委員和國家特高壓變電工程電磁線項目主要負責人,參與起草、編制了耐高頻脈沖電壓性能GB/T 4074.21-2018、換位導線GB/T 33597-2017等多個國家級行業標準,并積極運用于本企業,爭做行業標桿。
2018年4月,陳海兵牽頭與中南大學攜手組建了博士后研究工作站,重點研究的PEEK電磁線產品工藝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他本人主持設計了一種含稀土元素的鋁合金電磁線及制備方法、一種夾屏組合換位導線的制造方法、石蠟涂覆裝置、電磁線用銅導體連續在線半硬控制裝置等10余項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帶頭鉆研創新。
在陳海兵的推動下,近5年來,金杯電工累計開發新產品23項,其中240級芳族聚酰亞胺漆包銅扁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替代進口的電磁線供應商;開展工藝優化項目21項,且每年將工藝改進項目納入戰略要項;開展技術改造79項,被評為湘潭市智能制造示范車間、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成功,始于夢想,贏在專注。多年來,陳海兵始終堅守“用良芯、造好線”的理念,帶領金杯電工勇攀技術高峰,不斷為“中國電磁線領軍企業”的宏偉目標添羽增翼。創新驅動發展,在近年來經濟大環境急劇惡化的情況下,金杯電工近3年實現銷售規模、利稅同比增長。2019年已實現產值12.5億元、利稅7200萬元,預計全年實現總產值14.5億元、利稅近9000萬元,為湘潭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執著于每一處細節 鍛造品質
各色設備整齊排列,工人們有序忙碌。繞包工序生產線上,生產操作工正對照公司制定的標準,認真檢查剛剛制作出來的產品,將結果一一記錄……
自檢、互檢、專檢三檢制,是金杯電工一直嚴格執行的生產制度,其中自檢被擺在了最為重要的位置。記者走訪金杯電工電磁線無塵生產車間了解到,該公司要求每名操作人員同時是“檢驗員”,必須確保自己所經手的工序產品不出質量問題,不把自己該發現的質量風險留到下一個工序。
嚴謹制度的背后,讓人看到了企業領導者陳海兵對于“細節”“品質”的執著和用心。特高壓、核電電機、軍用電機、新能源汽車用電機是金杯電工的四大特種電磁線產品,陳海兵經常教導員工:“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珠子一樣,呵護公司的產品。哪怕只是開一個粉鋪,好品質才能吸引回頭客!”
為此,陳海兵創立了四大眼珠子工程,嚴格貫標,通過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ATF16949四體系認證,為產品質量提供保證;精準對標,主動參與區長質量獎、市長質量獎、省長質量獎評選,不斷自勉;推行雙驅質量管理模式,以追求卓越的“金杯芯”質量文化為內驅,以用戶滿意的客觀評價為外驅,內外聯合,全程管控,持續實現研發、生產、銷售的良性循環。
唐紅是一名共產黨員、湘潭市勞動模范。陳海兵積極樹立典型,開設唐紅創新工作室,不斷鼓勵她提出合理化建議,為金杯電工電磁線節約成本200余萬元;鞭策她牽頭或組織完成10余項裝備技改,創效2000余萬元。得益于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和黨建“五金”行動(“金課堂、金生態、金服務、金榜樣、金點子”),勞模和工匠精神大放光彩,黨建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
精耕細作19年,陳海兵領導金杯電工電磁線先后榮獲湖南省小巨人企業、湖南省兩型工業企業、湖南省工業質量標桿企業、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湘潭市市長質量獎等多項省市級榮譽。這些榮譽不僅僅代表著金杯電工電磁線社會認知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也是對陳海兵的認可和贊譽。繼湘潭市高層次人才、湘潭市最美青商、湘潭市黨建之友等榮譽后,日前,市委再次授予陳海兵“湘潭市杰出企業家”稱號,鼓勵他繼續弘揚企業家精神,堅守情懷和初心。